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周精准稳妥推动企业复工达产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3月9日
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周精准稳妥推动企业复工达产方案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稳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在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保持“两个不降低”的前提下,必须抓紧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为夺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市政府决定开展“四送一服” 活动周,精准稳妥推动企业复工达产,具体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战“疫”、生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突出“四重一小”、“四上企业”,围绕企业复工达产,深入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帮助企业保生产、保市场、保份额、保订单,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二、活动内容
(一)精准宣讲解读政策。各地各有关部门、市“四送一服”七个工作组(以下简称市工作组)以及各级包保企业干部,要通过现场走访调研、线上办理等多种形式,全面宣传解读省委省政府加大政策调节力度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30条”、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4条”和市委、市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18条”、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16条”措施等,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二)精准开展工作调度。活动周期间,各县区、园区和市工作组要深入《“四重一小”复工复产问题与需求清单》中的企业及辖区中小微企业(已发县区、园区和市工作组,清单外中小微企业由各地精准调度),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要紧盯 “四上企业”、重点项目和农业产业化企业中未复工的企业,找准问题症结,加强协调调度,做到一企一策,推动问题尽快解决,推动符合条件的尽快复工,已经复工的尽快达产。对需要审批的事项,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精简审批优化服务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皖政明电〔2020〕8号)要求,进一步创新方式,减环节、减时间、优流程,提高便利度。
(三)精准解决制约瓶颈。活动周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打通人流物流堵点,保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畅通,放开货运物流限制,确保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搭建全天候网络招聘平台,开展线上求职招聘活动,多渠道多维度发布岗位需求和求职清单,推进线上供需匹配对接和远程招聘,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各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各项支持政策,有效解决融资难题,降低融资成本。各级财政税务部门抓紧落实税费减免补贴等政策,让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支持。
(四)精准指导疫情防控。活动周期间,各县区(园区)、市工作组以及各级包保干部在督导企业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同时,对复工复产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切实帮助企业完善日常防疫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传染风险。
三、活动安排
3月9日~15日,市工作组要赴联系指导县区(园区)开展各项活动,督促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帮助企业纾难解困,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达产。各级包保干部要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企业联系包保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宿疫指秘〔2020〕30号)要求,进园入企,走访调研,开展帮扶推进工作。
四、有关要求
(一)压实工作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市工作组和各级包保干部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达产,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督促落实。各县区(园区)要落实属地责任,会同市工作组围绕“四重一小”需求清单,建立台账,精准帮扶,逐一销号,并及时汇总上报辖区工作开展情况。“四上企业”和重点项目、农业产业化企业牵头单位要加大帮扶力度,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企业(项目)尽快复工达产。
(二)规范工作机制。市经信、发改、住建、商务、农业农村部门每日报送宿州市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一览表(见附件1);各县区(园区)会同市工作组每日汇总政策宣讲、走访调研、问题收办(含 “四重一小”需求清单解决的问题、走访中小微企业收办问题、各级包保干部联系企业解决的问题)、宣传报道等情况,及时填报工作开展情况表(见附件2),各地各有关部门报表于每日18:00前报到市“四送一服”办;需要省级层面解决的问题要单独注明并及时报送到市“四送一服”办。各地各有关部门精准稳妥推动“四重一小”复工达产情况,将纳入市政府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三)营造良好氛围。活动周期间,市“四送一服”办将加大宣传力度,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记者赴县区(园区)企业进行现场采访。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及微信微博等多种方式,宣传市工作组、各级包保干部、各地精准稳妥推进复工达产的创新做法和典型案例(各县区、园区至少2篇,市发改、经信、住建、商务、人社、金融、税务、农业农村、政务服务、交通运输至少1篇),努力营造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双胜利的良好氛围。